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
酒局上推杯换盏,深夜里报复式饮食、刷手机,感到疲惫时,又开始网购保健品……被快节奏生活推着前行的人们可能不知道,背后是自己的“心肝”承受了这一切。
等到检查报告提示肝炎、肝硬化,甚至肝癌时,我们又该何去何从?
据了解,我国肝病患者人数约有3亿人,肝硬化死亡人数占全球肝硬化死亡人数的11%。肝功能异常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,导致人体不能及时清除癌变的肝细胞,更会加速肝癌的降临。
“有时,体检中时肝功能正常并不代表没有肝病风险。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佳琦介绍,包括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者、肝硬化患者、有肝癌家族史者、长期酗酒者、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在内的高危人群,通常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肝脏超声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,尤其是甲胎蛋白和异常凝血酶原。
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周东锴指出,对于早期肝癌患者,手术切除是根治的首选方法。当肿瘤局限于肝脏某一区域,尚未发生转移,且患者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时,医生会精准地将肿瘤组织完整切除。目前,科室常规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,最高曾为95岁超高龄患者安全完成肝癌切除,突破了传统手术年龄禁区。
展开剩余47%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振说,即使没有手术机会,多学科团队联合(MDT)作战,如采取介入、药物和放射治疗等方式使肿瘤缩小,也能创造手术机会。可喜的是,越来越多新型药物的出现和应用,精准打击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,更多肝癌患者因此获益。
生活中,我们的哪些习惯会一步步毁掉我们的肝脏?
哪些肝癌患者适合介入治疗?
晚期肝癌患者还有继续治疗的必要吗?
今年,潮新闻·钱江晚报全新升级“共潮抗癌”系列科普直播。7月1日19:00——20:00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佳琦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周东锴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振,将来到浙江大健康名医直播间,带来《从肝炎到肝癌,背后有哪些致命推手》主题科普,带你穿透迷雾,掌握生命主动权!
立即扫码,预约观看直播!届时还有互动答疑环节,专家将针对网友提问,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。
解密医学热知识,打破健康信息差,精彩不容错过!
发布于:浙江省博星优配-博星优配官网-最新上线配资app-股票配资服务中心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